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关学与理学

基本解释

 关学,萌芽于北宋庆历之际的儒家学者申颜、侯可,至张载而正式创立的一个理学学派。因其实际创始人张载世称“横渠先生”,因此又有“横渠之学”的说法。 
  所谓“关”即关中(函谷关以西、散关以东,古代称关中),是从地域角度而言的,无论是张载之前的申颜、侯可,还是张载之后的吕大钧兄弟、李复、范育、游师雄、种师道以及金元明清时期的杨奂、杨恭懿祖孙三代、吕柟、冯从吾、李二曲、李因笃、李雪木、刘古愚等,都是关中人,故其理学又称为“关学”。如果就关学的内涵性质而言,它属于宋明理学中“气本论”的一个哲学学派。 张载是关学的开创者,也是理学的奠基者之一,关中五子之一。
北宋五子簡介 
周敦颐(1017年-1073年7月24日),原名惇实,字茂叔,号濂溪,传为三国名将周瑜二十九世孙。道州营道县(今湖南道县)人,北宋官员、理学家,北宋宋明理学创始人。是孔子、孟子之后儒学最重要的发展,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影响深远。 
邵雍(1011年-1077年,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至神宗熙宁十年),字尧夫,又称安乐先生、百源先生,谥康节,后世称邵康节,北宋五子之一,北宋理学家。 
张载(1020年-1077年),字子厚。北宋陕西凤翔郿县(今陕西眉县)横渠镇人,世称横渠先生。横渠是程颢、程颐的表叔,北宋五子之一,理学家、哲学家。理学中,关学的开创者,也是理学的奠基者之一。 
程颢(1032-1085),字伯淳,世称明道先生,北宋理学家,洛阳(河南)人。早年与弟程颐师事周敦颐。 
程颐(1033年-1107年),字正叔,北宋洛阳伊川(今属河南省)人,世称伊川先生,北宋理学家,教育家,历官汝州团练推官、西京国子监教授。与其胞兄程颢共创“洛学”,为理学奠定了基础。 

  张载“关学”,以《易》为宗,以《中庸》为体,以《礼》为用,以孔、孟为法。他提出了以“气”为本的宇宙论和本体论哲学思想。认为宇宙的构成主要分为三个层次:太虚枣气枣万物,三者是同一实体的不同状态,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。这是一种“气”一元论的唯物论之本体论,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哲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。张载还从其“气”本论的哲学出发,提出了“民胞吾与”的伦理思想,确立了他对佛道思想的批判立场。与一般理学的学派不同,关学特别强调“通经致用”,以“躬行礼教”倡道于关中,并且十分重视《礼》学,注重研究法律、兵法、天文、医学等各方面的问题(参见本书“张载”条)。 
  张载创立关学之初,关中学子便积极追随,其中以蓝田吕氏兄弟最为踊跃。张载开始在关中讲学时,首和者就是吕大钧,接着,其兄吕大忠、其弟吕大临都相继拜张载为师。蓝田吕氏兄弟五人登科及第,是闻名遐迩的名门望族,他们的加入至关重要,为关学发展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,使关学与二程“洛学”、王安石“新学”形成鼎立之势。可惜的是,张载病逝后,三吕却投奔二程的门下,靠近“洛学”,致使关学一时冷落下来。好在还有李复、张舜民、游师雄、种师道、薛昌等人坚持进行研究,才没有使关学中断。但比起三吕来,他们的著述较少。三吕的主要著作有《吕氏乡约》《吊说》《克己铭》《吕蓝田语录》《中庸解》等。这些著作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。 
  忽必烈建元之后,并不看重儒学,而是把儒排在娼之后、丐之前,所谓“八娼九儒十丐”是也。这种疏离状态,使得儒家思想很难再登堂入室。这个时期,只有杨恭懿与其父杨天德、其子杨寅三代极力倡导关学的精神。他们祖孙三代孜孜不倦地以讲学为生,弘扬张载一贯主张的实学风格和为人“气节”。于是有“杨氏三代”、“郁郁遗风”之美誉。元代文学家姚燧称颂杨恭懿为“西士山斗,学者宗之”。杨氏三代的努力,终于使关学在元代尚未失忆失语,也为明代关学的复兴打下了基础。 
  明朝以理学开国,使儒家书籍遍及天下,为关学振兴开辟了一条坦途。据有关史籍记载,在明代中后期,关中的理学家竟达百人之多,其中成就最大的是吕柟。他与统治了百年的“阳明学”对衡,而盛赞张载、二程和朱熹的学说。晚年吕柟辞官回乡,建立书院,培养学生,著书立说,撰有《四书因问》《宋四子抄释》《周易说翼》《礼问》《泾野先生文集》等,成为张载之后的关学大学者。另外,还有一位学者是冯从吾。他本来在朝做官,因对宦臣魏党极为不满而回到家乡,二十六载闭门著书,著有《关学篇》《凝思录》《辨学录》等,为弘扬关学作出了较大的贡献。 
    张载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思想,他的“太虚即气”和“一物两体”学说就是见证。他一反“二程”以“理”为万物本源的说法,而把“气”作为万物的本源。他认为由于气的聚散和变化形成了客观世界的各种物质现象,气聚拢时而为万物,气散开时就成为无形的“太虚”。他认为气分阴阳两端,即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,两个方面的矛盾斗争形成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运动。他把矛盾运动称为“参”。这个“两端一参”论,是他和“二程”学说的最大区别;再比如他的“地球中心”学说,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,本身有自转,由太阳、月亮和其他五颗星宿组成的七曜,与地球同时向左旋转,只是因为转速不同而形成了在地面上看,有左旋、右旋。这样的科学观点在当时是非常先进和可贵的。 
  张载的思想具有独创性。他的“天人合一”、“民胞物与”思想,不仅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,也反映了他视民如同胞的平等原则。这样的思想在张载之前是没有人提出过的,不能不说是他的独创。在人类生态环境已经发生危机的今天,他的这一思想显得格外珍贵;他还主张恢复井田制,认为井田制可以使百姓贫富均匀,丰衣足食;他主张爱护天下所有的人和物,不要贪婪,不许霸占。这无疑是继承并发展了儒家“仁民爱物”的观点。 
  张载治学主张具有科学性。他提出并主张“学必为圣”、“经世致用”、“笃行践履”。他反对空知不行,学而不用;始终坚持高度关注国家、关注社会、关注民生,积极参与社会的变革实践,并且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学问。冯友兰先生评价说,张子四句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,概括了哲学家的最高境界。 
  张载的教学方法具有先进性。他在教学方面提出四种原则和方法:一是勤学博文,以求义理。他认为“学愈博则义愈精微”,博学可以从中求到义理,“勤学可以修身”;二是“尽人之材”。认为人是有差异的,教人要根据差异尽其才,乃不误人;三是提出可接受性和渐进性原则。他认为“教之而不受,虽强告之无益”。所以,教学要注意受教育者能否接受,并注意渐进。四是教学相长。他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“四益”:“常人教小童亦可取益,绊己不出入,一益也。授人数次,己亦了此文义,二益也。对之必正衣冠,尊瞻视,三益也。尝以因己以坏人之才为之忧,则不敢堕,四益也。” 
  张载关学,尽管有其时代的局限性,但无论在当时还是今天,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。 
  关学作为儒学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学派,从北宋到清末,延续了800余年,誉播华夏,影响深远。明代著名学者王阳明曾说:“关中自古多豪杰,其忠信沉毅之质,明达英伟之器,四方之士,吾见亦多矣,未有如关中之盛者也。”这样的评价并非过誉之词,历史上的关中学者当之无愧。但不得不承认,从刘古愚、于右任之后,近百年来再没有出现关学代表人物,也缺乏一些比较系统的著述,以至提起关学,一些人竟然不明就里。不过,张载的影响仍在,关学并没有成为绝学。1978年中华书局重新刊印了《张载集》《中国思想史》《中国哲学史新编》《宋明理学史》等,都对张载的哲学给予了非常显著的地位。另外,张岱年著有《中国十一世纪唯物论张载》,陈俊民著有《张载的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》,陈宜山著有《张载哲学的系统分析》等,都是对关学思想的研究和弘扬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上世纪90年代以来,在张载的家乡眉县曾召开过四次关学思想学术研讨会,有力地推动了关学思想的研究。1998年以来,眉县修复扩建了张载祠、张载墓,恢复了横渠书院,修建了张载文化广场。2007年10月,在眉县召开了“2007中国•宝鸡张载关学与东南亚文明学术研讨会”,70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聚集在太白山下,围绕“民胞物与,和谐文明”这一主题,进一步探讨了张载关学的学术价值及其现实价值。这次研讨会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,借鉴关学思想构建和谐中国、和谐东亚、和谐世界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。 
  自古多豪杰的关中,应该有众多的学者专家关注张载关学,把张载宝贵的哲学思想承接过来,传递下去,为民族的振兴、祖国的强盛作出新的贡献。 

( 陕西特别是西安能够成为全国的教育强省,与深厚的文化底蕴,特别是关学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张载的故乡----眉县能够成为全省的教育强县,与关学的深厚文化底蕴肯定不无关系。 关学的精髓需要我们更深入的发觉,特别是在现在这个重大的社会历史转型阶段,对文化,思想,教育等各方面都将会产生深远重大的影响。相信,智慧的眉县人民和国内外学者,会毫不犹豫的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,从文化产业,教育产业,影视传媒产业,旅游产业等全方位,多角度,全方位,科学有效合理的发掘利用关学精髓,造福全人类。---------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 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” )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 

关学与理学的关系: 

宋明理学,简称理学,通常被称为宋明两代的儒学。虽然是儒学,但同时借鉴了道教和佛家的思想。 

北宋嘉祐治平年间(1056年—1067年),儒学发展形成了王安石荆公学派、司马光温公学派、苏轼的蜀学、二程(程颢、程颐)兄弟的洛学(含张载的关学)为代表的理学四大派。后来洛学由朱熹发扬光大,成为居正统之位的程朱理学。 

南北朝期间,道、儒成形,道家讲玄理,佛家讲空理。宋明理学虽以儒学内容为主,同时也借鉴了佛学和道教思想,讲的则是“性理之学”。宋明儒者的学术,大致可以分为“北宋”、“南宋”,和“明代”三个阶段。他们摆脱了唐代以来“疏不破注”的教条,慢慢培养了对经书怀疑的态度,从疑经走上了改经的道路。 

北宋诸儒以周敦颐、张横渠、程颢、程颐为大宗,上承儒家经典,讲仁与心性,又讲格物穷理。熙宁三年以后,王安石变法引发党争,二程分别退居洛阳,理学在此后七年或十年达到成熟[1]。 

宋朝南渡以后,儒学分为三派——程颢开胡五峰之“湖湘之学”,程颐开朱子之学,也就是程朱理学,代表者乃朱熹;陆九渊则直承孟子而开出心学一派。 

南宋以后,只有朱陆二系传续不绝。元明之际,朱学进居正统之位,为中国君主社会后期的官方思想。惠栋在评《毛诗注疏》时说:“宋儒之祸,甚于秦灰。” 

明朝 
明朝中叶,王阳明承陆九渊而阐发心学,创立致良知之“阳明学”,集心学之大成。明末刘蕺山呼应胡五峰而盛言以心着性之义。明末王学亦走入末流,黄宗羲说:“明人讲学,袭《语录》糟粕,不以六经为根坻,束书而从事于游谈。”王世贞说: “今之学者,偶有所窥,则欲尽废先儒之说而驾其上。不学,则借一贯之言,以文甚陋;无行,则逃之性命之乡,以使人不可诘问。” 

清朝 
理学在清初以后走入空谈,严重脱离实际,以学术为工具博取政治利益的手段。连康熙都说“今视汉宫内,务道学之名者甚多,考其究竟,言行皆背”“在人主前作一等语,退后又别作一等语”[2]。他曾说:“李光地、汤斌、熊赐履,皆讲道学之人,然而各不相合。” 

现代 
现当代儒家信仰者亦多崇奉宋明理学,而其中又分为陆王心学派,程朱理学派。 

宋明理学的主要学派,包括: 
周敦颐的道学派(以“道”为核心概念) 
邵雍的数学派(以“数”为核心概念) 
张横渠、罗钦顺与王夫之的气学派(以“气”为核心概念) 
二程与朱熹的理学派(以“理”为核心概念)--主条目:程朱理学 
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派(以“心”为核心概念) 
陈亮与叶适的事功学派(以“事功”为核心概念)等。 
陆王心学于程朱理学日趋僵化之际,而盛于明代中后期。张横渠、罗钦顺与王夫之的气学则于心学日趋式微之际,与事功学派合流而盛于清代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 

关学人物及其简介 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 
申颜、侯可,  
张载, 
吕大钧, 兄吕大忠、弟吕大临 , 
李复、范育,张舜民、游师雄、种师道、薛昌, 
杨奂、杨恭懿祖孙三代(杨恭懿,父杨天德、子杨寅), 
吕柟、韩邦奇,马理, 
冯从吾、李二曲、李因笃、李雪木、刘古愚等 
字乐句网(zileju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邮箱:  联系方式:

Copyright©2009-2021 字乐句网 zileju.com 版权所有